学校现在搞一刀切,一切以SCI为准,一切向SCI看齐,这对从事计算机科学乃至其他电子类工程学科研究的人员很不利,制定这种政策的人,基本可以确定是计算机专业的外行。
计算机科学的知识更新得非常快,因此计算机科学的一大特点是,这个领域的学者更加看重会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重大创新、原始创新一般都首先在顶级会议上发表,文献引用也主要引用会议论文,例如提出P2P中的Chord算法的那篇文章,引用次数上万次。要说影响因子的话,顶级会议的影响因子至少是在10以上。
顶级会议的发表难度绝对高于任何SCI期刊。一篇论文在期刊这一期因篇幅受限发表不了,还可以排在下一期发。会议则不行,会议是优中选优,受限于录用率(高级别会议一般15%左右),这次发表不了,那么明年也不用发了(因为过时了)。网络领域的顶级会议SIGCOMM,每年基本不超过30篇文章。
计算机科学的会议一般会正式结集出版,这可能与其他学科(比如医学)是不同的,有些会被EI检索,但是各个领域的顶级会议论文都不被SCI检索,例如数据库领域的SIGMOD,数据挖掘的SIGKDD。虽然不被SCI甚至EI检索,但是并不妨碍这些顶级会议论文在同行评议和引用中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计算机科学也有SCI期刊,如ACM和IEEE的Journal、Transaction等。这些期刊一般对文章篇幅有下限要求,单栏一般都在20页以上,一般都是顶级会议文章经过扩充(30%以上)后再发表的。这些期刊的最大问题是发表周期非常长,从投稿到见刊,3年是正常的,两年算是快的,所以,这些期刊上的文章,基本上是相关内容的墓志铭,对于做计算机科学研究的人来说,一般很少阅读,因为等到见刊后,已经是过时的东西了。计算机科学的SCI期刊,影响因子都不高,很少有超过2.5的,1点几算高的,因为没人看,没人引用。不过,期刊的文章对于做工程实现的人来说还是有价值,因为这些SCI期刊上的文章是相对成熟的,其内容基本可以写入教材了。
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同行之间评价学术成果,主要还是看顶级会议论文。这次CCF数据库专委会委员增选,候选人一上来就炫耀的是自己在SIGMOD、VLDB、ICDE、SIGKDD等顶级会议上发表多少文章,而不是被SCI检索了几篇。
但是管理当局仍然只会看SCI,他们大多是来自自然科学领域的学者,他们在学校的话语权很大。因此,对于我们搞计算机科学的人来说,要完成双重任务,一是要获得学术界的认可,要拿基金,需要发会议,由于会议论文不被SCI检索,学校是不承认滴,所以我们的第二个任务是发SCI期刊文章,由于计算机SCI期刊发表周期长得出奇,所以只好发些跨学科的垃圾SCI凑数,我们都知道是垃圾,但是管理当局就好这口,没法啊。
本文引用地址: